劉育志醫師:在預防B型肝炎演變成肝癌的過程。
Public Domaine 1970年,金日成出訪中國,與毛澤東交談 其實,原本中共內部的意見傾向於不出兵,政治局擴大會議開了半天沒人支持毛澤東。因為在戰爭勝利的情況下,蘇聯就會控制整個朝鮮半島。
但是有一點史達林很在意,根據文獻報告,史達林特別叮囑朝鮮人不要把這件事情告訴中國。想來想去,史達林忽然有了靈感。但後來毛澤東好不容易拉來彭德懷,讓他發表了一番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言論,大家一看有一個將領願意出來扛兵敗的責任,也才就放任毛澤東決議出兵了。但是與此同時,當時的人們所忽略的一個重點是(至今仍然有許多學者在解釋中國出兵問題時忽略了這一點),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毛澤東身後,是怒髮衝冠憑欄處的史達林。即使戰爭失利,蘇聯仍然能夠如願以償,因為東北亞的緊張局勢會迫使中國要求蘇聯軍隊留駐旅順、大連。
但是毛澤東就是很堅持,他就是要打,就算打輸也要打,解放軍才會一窩蜂嗷嗷直叫的衝向朝鮮半島。中國現在常說朝鮮戰爭是中共的「立國之戰」,這點並沒有說錯。因應Omicron變異株和桃園機場群聚持續延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7日宣布縮短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第三劑的施打間隔。
台中市 台中市本週在文心森林公園(溜冰廣場區旁)和東協廣場(1樓電梯前)設有快打站,民眾無需預約,隨到隨打。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若民眾所在縣市目前未開設快打站或大型接種站,仍可瀏覽縣市衛生局網頁,查詢合約院所名單後,致電各院所確認是否有疫苗可供接種台灣1949後的穩定主要就來自兩個原因:第一,美援。
土改則與政治改造相關。但威權主義確實收到了效果。
他們透過美援與土改初步拯救了原本已經準備出殯的中華民國。按照這種竭澤而漁的討海小技巧,民怨在1947年已經發爐一次,難保不會再多發爐幾次。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馬歇爾與蔣介石 1950年代的美國對台灣就只有一個要求:乖,別亂 既然要台灣倉廩實而知禮節,美國就必須拿出真金白銀來安定台灣的經濟。」 說到美國,當美國終於決定支持台灣時,慷慨也是真的慷慨。
國民黨之所以可以在台灣進行成功的土地改革,當然其中一個因素是因為蔣介石在戰後罹患了嚴重的共匪PTSD,基本上黨內和軍隊的組織結構都被進行了一次徹底的古拉格大清洗。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韓戰爆發後,美國的軍事與經濟援助尤如及時雨,台灣的財政赤字壓力減輕,台灣銀行逐漸可以控制發行量,物價因而穩定下來。雖說陳誠打了一堆黃四郎的土豪,但國民黨畢竟是一個資產階級政黨,在實施耕者有其田時有充分照顧到地主的情緒。
桂系和晉系聯合作亂、滇軍和川軍不聽指揮、馮玉祥和馬步芳一起洗臉中央、杜聿明和孫立人矛盾重重......如果說治大國如烹小鮮,當年的蔣介石不是洗手做羹湯,而是洗手做東北鐵鍋大雜燴。否則如果回到歷史的現場,1949年的台灣其實基本上差一點就要成為中國自古以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原本委員長以為四海之內會「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結果根本沒人聽他的號令。雖然1949到1959年間台灣得到的美援總數不及韓國(28億美元)與日本(25億美元),只拿到了17億左右。
這讓蔣介石來到台灣後出現了很多過激的措施。就算平均每個承領農戶可以獲得0.7甲的耕地,但其實國家只徵收了14萬甲的田,占當時出租耕地總數的56%,受影響的個人地主總戶不過區區14%(廖國豪與瞿宛文,2015)。在政治上,CC系出局、政學系下馬、金融幫(孔宋家)高高晾起,我們的委員長在台灣當島主時才真正體會到了做領導人的快樂。1949年6月的幣制改革(發行新台幣),不可能減輕財政赤字,也不可能降低物價膨脹的壓力。讀完此書,再讓我們配上其他人的研究重新看待台灣的戰後發展史。後來台灣能夠發展經濟,邁向正軌,美國的援助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1946年年末,政府發行的貨幣量不過53.3億台幣,到了1949年徐蚌會戰打完,解放軍如火如荼的發動渡江戰役時,台灣省政府就已經喪心病狂的在島內撒了5270億左右的舊台幣(Li,2005)。1950年時,國民政府的財政赤字占總支出的19%,1951年縮小到13%,1952年剩下2%,1953年就實現了3%的財政盈餘,實現華麗轉身(Makinen and Woodward, 1989)。
在警備總部面前,很少有人會拿自己的命來開玩笑。國民黨對本省精英的全面鎮壓,從物理意義上防止共產思想蔓延的可能,同時重塑了台灣的既得利益結構,變成一種「中央—地方二重侍從主義」(朱雲漢,1989。
要是只單純依靠國民黨自己的力量,別說反攻大陸,會不會再來一次「槍在手,跟我走」的戲碼,政府自己都不敢信心滿滿的拒絕這種可能。按照吳聰敏(1997)的說法:「1950年開始,面臨中共武力的威脅,台灣幾乎所有的資源都投入國防,財政赤字擴大與貨幣發行的壓力有增無減。
改革當然可以改革,但我大美利堅正在前線和志願軍打仗呢,台灣可不要莫名其妙就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了。美援,可以和銀行體系的重整與美日外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的進入放在一起看。為了防止自己被打土豪,國民黨搶先在台灣打了土豪。但是,台灣收到的人均軍事援助額是206美元,而經濟援助額則是181美元,這比韓國與日本的平均都還要高,屬於重點保護對象(Lee and Chung, 2014)。
到底是什麼因素促使美國願意把蔣介石從核廢料處理中心撿回來奉為上賓的呢?答案就是《中蘇友好互助同盟條約》。【書評】《毛澤東、史達林與朝鮮戰爭》(上):明明先倒向中共,為何美國最終決定保衛台灣? 【書評】《毛澤東、史達林與朝鮮戰爭》(中):春風得意的毛澤東身後,是怒髮衝冠的史達林 這些文字,都是沈志華畢生的心血,是他抱著檔案文獻埋頭研究的成果。
從1953到1960年之間,美國大手一揮,批准了64億新台幣加上3.1億美元的貸款,其中大部分被台灣拿去做基礎設施建設(Lee and Chung, 2014)。要是沒有美援,台灣很可能要把鵝城的稅收到90年以後才能打平國民黨的資產負債表。
基本上白色恐怖就是蔣介石蔣介石PTSD的直觀體現。以前在國共戰場上一下子軍統和中統鬧不和、一下子何應欽和湯恩伯有不愉快、一下子叫不動衛立煌、一下子請不動傅作義。
1949年的台灣,真的是風雨飄搖 根據吳聰敏(1997)的研究,台灣戰後年通貨膨脹率是676.1%。也就是說,當毛澤東和他的志願軍在朝鮮半島與美軍進行親切友好的學術交流時,在台灣的國民黨也沒有閒著國民黨之所以可以在台灣進行成功的土地改革,當然其中一個因素是因為蔣介石在戰後罹患了嚴重的共匪PTSD,基本上黨內和軍隊的組織結構都被進行了一次徹底的古拉格大清洗。台灣1949後的穩定主要就來自兩個原因:第一,美援。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馬歇爾與蔣介石 1950年代的美國對台灣就只有一個要求:乖,別亂 既然要台灣倉廩實而知禮節,美國就必須拿出真金白銀來安定台灣的經濟。按照這種竭澤而漁的討海小技巧,民怨在1947年已經發爐一次,難保不會再多發爐幾次。
1949年6月的幣制改革(發行新台幣),不可能減輕財政赤字,也不可能降低物價膨脹的壓力。要是只單純依靠國民黨自己的力量,別說反攻大陸,會不會再來一次「槍在手,跟我走」的戲碼,政府自己都不敢信心滿滿的拒絕這種可能。
從1953到1960年之間,美國大手一揮,批准了64億新台幣加上3.1億美元的貸款,其中大部分被台灣拿去做基礎設施建設(Lee and Chung, 2014)。國民黨對本省精英的全面鎮壓,從物理意義上防止共產思想蔓延的可能,同時重塑了台灣的既得利益結構,變成一種「中央—地方二重侍從主義」(朱雲漢,1989。